您当前位置:中国菏泽网  >  本地要闻  > 正文

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
——我市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纪实

作者: 张 品 来源: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: 2020-07-13 09:22

门外是小桥栈道,门内是花坛绿植,看到村里发生的变化,单县龙王庙镇刘土城村村民王继岗由衷地竖起大拇指感叹道:“现在的农村环境好了,我们老百姓的干劲更足了!”

最大的潜力在农村,最大的后劲也在农村。今年以来,我市抢抓“突破菏泽、鲁西崛起”战略机遇,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加快推进重点工作落实落地,奏响了“乡村振兴”协奏曲。

美乡村,让群众幸福感更强

王继岗是村里的养殖大户,不久前,他和近百名乡亲一起,参加了在村里小广场举办的“乡村夜话”。“通过‘乡村夜话’,拉近了干部和老百姓的距离,大大小小的问题都能直接反映,老百姓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。”王继岗说。单县将“乡村夜话”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内容,提升了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的自觉性和行动力,有效解决了基层治理难题,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。

实现农村美是老百姓的迫切需求,也是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的一环。我市因地制宜,分类施策,深入开展乡村环境卫生治理、村容村貌治理等7大专项整治行动,通过实行网格化管理、督导调度、第三方参与等有效制度,构建起了“横到边、纵到底、全覆盖”的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格局。上半年,我市新修农村公路3250公里,完成改厕18.5万户,生活污水治理村庄1136个,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明显的改善。

兴产业,让农业更有奔头

日前,在曹县青岗集镇金银花中医药健康产业园项目车间内,村民郑佳倩正在烘干生产线上忙碌。“村里发展产业,给我们这些家有老人和孩子的妇女提供了岗位,这可比外出打工强多了!”提到现在的工作,郑佳倩很满意。

金银花中医药健康产业园项目是我市重点打造的100个乡村振兴重点项目之一。通过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实施、一个片区一个片区地打造,这100个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,为我市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支撑。我市立足资源禀赋,努力做大牡丹、芦笋、山药、大蒜等特色作物,真正形成特色、打造品牌。精心谋划一乡一业、一村一品,构建乡村产业体系,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,积极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,国家级和省级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镇达33个。

此外,围绕发展农业“新六产”,我市重点培育提升龙头企业,把高端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,促进更多农产品在本地转化增值。目前,已完成投资180.4亿元,启动建设20个市级现代农业综合园区,郓城、定陶、成武、鄄城获批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。

聚人才,让乡村发展更有活力

牡丹区高庄镇东头村返乡创业村民张孝礼以“大张果蔬农场”为示范,积极发动周边群众种植葡萄,打造了“高庄镇精品葡萄采摘基地”。如今,他成立的葡萄采摘基地已发展成为牡丹区最大规模的集生产、观光于一体的连片葡萄生产基地。

乡村振兴需要多措并举、多管齐下,全力抓好“人才”这个第一生产力。我市立足常年有150余万在外务工人员的实际,大力实施“归雁兴菏”行动,通过项目建设吸引人才、培育人才,进一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,让各类人才在乡村的大舞台上施展才华。通过在全国大中城市建立232家返乡创业服务站,实现22.7万外出人员返乡创业,领创办实体8.55万个。记者 张 品


责任编辑:
李立
分享到:
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|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:鲁新闻办[2004]20号 |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:37120180017
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09012531号 |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国菏泽网